空氣中的塵埃不僅對人的健康不利,而且會影響生產工藝過程的正常進行和影響室內墻面、家俱和設備的清潔,還會惡化某些空氣處理設備的處理效果(如加熱器、冷卻器的傳熱效果)。因此,某些恒溫恒濕空調房間或生產工藝過程,除對空氣的溫混度有一定要求外,還對空氣的潔凈程度有要求。潔凈空調系統中,被處理的空氣主要來自室外新風和室內回風,而新風中有大氣灰塵,回風中因室內人員活動和工藝過程的污染也帶有塵埃。因此,空氣在送入室內之前,除進行熱濕處理外,還應進行凈化處理,主要是除去空氣中的懸浮塵埃。此外,有時還需對空氣進行殺菌、除臭和增添負離子,以進一步改善空氣的品質。
隨著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為保證產品的高質量、高精度、高純度和高成品率,需有高潔凈程度的生產環境。例如電子、精密儀器等工業對空氣環境潔凈程度的要求,已遠遠高于人體衛生角度提出的要求。這種具有高潔凈程度的房間稱為工業潔凈室或超凈車間。此外,隨著現代生物醫學科學的發展,一些制藥車間、醫學科學實驗室和醫院手術室等要求室內無菌無塵,這些潔凈房間稱為生物潔凈室,要求空調房間內空氣達到一定潔凈程度的空調工程稱為凈化空調工程,它是以空氣凈化處理為主的空調工程。
空氣的含塵濃度表示方法
空氣的含塵濃度是指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的灰塵量,根據室內空氣凈化的要求不同,采用下面三種方法表示:
1、質量濃度—單位體積空氣中含有的灰塵質量(kg/m3);
2、計數濃度—單位體積空氣中含有的灰塵顆粒數(粒/m3或粒/L);
3、粒徑顆粒濃度—單位體積空氣中所含的某一粒徑范圍的灰塵顆粒數(粒/m3或粒/L)。
一般的室內空氣允許含塵標準采用質量濃度,而潔凈室的潔凈標準(潔凈度)采用計數濃度(每升空氣中大于等于某一粒徑的塵粒總數)
室內空氣的凈化要求
室內空氣的凈化要求是以含塵濃度來劃分的。根據生產要求和人們工作生活的要求通常將空氣凈化分為三類:
1、一般凈化:只要求一般凈化處理,保持空氣清潔即可,對室內含生濃度無確定控制指標要求,大多數以溫濕度要求為主的民用與工業建筑空調工程均屬此類。
2、中等凈化:對室內空氣含塵濃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提出質量濃度指標。例如提出在大型公共建筑物內,空氣中懸浮微粒的質量濃度≤0.15mg/m3(推薦值)。
3、超凈凈化:對室內空氣含塵濃度提出嚴格要求,由于塵粒對生產工藝的有害程度與壓粒的大小和數量有關,所以均以粒徑顆粒濃度作為控制指標,空氣潔凈度等級是以空氣含塵濃度的高低來劃分的,我國于1984年公布的《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J73—84)中規定的潔凈度等級見下表,表上列出了劃分潔凈度等級級別的各含塵濃度限定值,該含塵濃度是室內空氣含塵濃度的平均值,系指工作人員進行正常操作時,在工作區平面上連續一段時間內測得的計數含塵濃度的平均值。
我國空氣潔凈度等級(GBJ73—84)
注:對于潔凈度為100級的潔凈室內≥5μm塵粒計數,應進行多次采樣,當其多次出現時,方可認為該測試數據是可靠的。
GBJ73—84規定的空氣潔凈度等級適用于工業潔凈室。對生物潔凈室除了控制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外,對依附于微粒的微生物的控制也有具體規定。例如衛生部于1992年12月28日頒布了《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規范》(簡稱GMP),其潔凈級別劃分如下。
我國GMP規定的空氣潔凈等級
建立潔凈標準,是潔凈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美國在潔凈技術上一直處于主導地位,因而其技術標準為各國所關注。美國早在1961年就制定了美國空軍技術條令203,在此基礎上,1963年頒發了潔凈室技術方面第一個軍用部分的聯邦標準即FS-209。從此,聯邦標準FS-209即成為國際上最權威和通行的潔凈室標準。在制定聯邦標準FS-209之后的近20年間,隨著潔凈技術的發展,標準化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和修正,美國于1992年9月公布了最新的標準,即FS-209E。
美國聯邦標準FS-209E的空氣潔凈度級別